當前位置:首頁 > 技術文章
11-25
人工智能作為計算機科學的一個重要分支,伴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已經滲透在醫療、教育、金融等眾多領域,農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性產業,也不例外,近年來,農業被評為zui有前景的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應用場景之一。在我國,農業人工智能的應用主要涉及基于機器視覺技術的農作物圖像分析和基于數據挖掘技術的農業大數據分析、算法模型構建等。其中,圖像分析技術的應用有農作物根-莖-葉-種子的表型分析測量、農作物長勢識別、雜草識別、病蟲害識別、果蔬品質檢測以及自動采摘等方面;大數據分析與算法模型構...
11-24
農業氣象環境對農作物的生長至關重要。目前,多采用小型的自動化氣象監測站進行監測,監測范圍包括降雨量、風速、溫度、濕度等。現有的農業氣象綜合監測站多采用集成式設計,通過傳感器采集數據,利用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實現各氣象要素的統計、分析,幫助工作人員可以更準確、高效的掌握氣象狀況。農業氣象綜合監測站可廣泛應用于大田、林業、生態環境監測、科研和教學等行業領域中。關于氣象監測站的更多功能特點,見于以下內容:功能特點1、可配置傳感器多:可采集土壤墑情(4層),土壤溫度(4層),空氣...
11-24
二氧化碳作為大氣的主要成分之一,在生產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實現CO2氣體濃度的實時在線監測與分析是眾多領域安全、高效生產的重要前提,常用的二氧化碳檢測方法有蒸餾吸收滴定法、壓力表法、體積法、吸收重量法等。為了實現快速、在線的實時監測,現多采用在線二氧化碳測定儀,不僅能記錄大量數據,而且能及時顯示和傳輸數據,具有使用簡單,數據處理方便等優點。以下是儀器的功能詳細介紹:功能特點1、帶太陽能,采集數據多:在線二氧化碳測定儀可連接32種傳感器。2、數據存儲量大:可緩存約50萬條數據...
11-23
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一、建設要求按照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農田建設項目管理辦法》、《高標準農田建設質量管理辦法(試行)》和《國家黑土地保護工程實施方案(2021—2025年)》等相關文件要求,結合本地區耕地資源、水資源和農業生產實際,因地制宜開展農田建設,優化建設布局,合理確定建設順序,重點在永jiu基本農田、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建設高標準農田,優先將大中型灌區有效灌溉面積建成高標準農田。二、建設內容按照《高標準農田建設通則》(GBT30600)等現行國家標...
11-23
農田土壤水分對農作物的生長和作物產量具有重要的意義。快速準確的監測土壤水分含量及土壤溫度等因素,是及時進行農田旱情分析、指導作物節水灌溉、保障糧食安全等重要的基礎工作之一。利用托普云農手持式土壤水分測定儀即可在野外現場快速測定當前土壤的水分含量,接入土壤溫度傳感器后便可直接插入測定土溫,其他類傳感器同理(借助集線器,手持式主機可接入至多32個傳感器)。該儀器可廣泛應用于土壤墑情監測、節水灌溉、精細農業、林業、地質勘探、植物培育等領域,助力農業生產和農業科研持續向好發展。以下是...
11-23
建設背景加快數字農業建設是農業農村現代化的迫切要求,也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quan方位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階段,數字農業建設將迎來重要發展機遇。為加快開展前期工作和儲備工作,開展數字種業創新應用基地(作物種業、畜禽種業)申報,具體要求如下:建設內容共性建設任務:作物、畜禽品種高通量基因測序。配置動植物樣品預處理、DNA提取、DNA質量及濃度檢測、測序文庫構建及質控、DNA...
11-22
莖稈強度是影響作物抗倒伏能力的重要因素。通過對作物莖稈強度的研究,可助力抗倒伏作物品種的培育。針對作物抗倒伏特性,托普云農有多款莖稈強度儀,可對植物莖稈的穿刺強度、抗壓強度和彎折性進行測定,該儀器可用于農業遺傳育種、作物品質品種研究等領域。另外,還有便攜式作物莖稈強度測定儀,它采用高精度力學及傾角傳感器,可實時獲取受力大小及傾斜角度,能直觀顯示受力及傾斜角度對應曲線關系,通過內嵌分析模型,得出抗倒伏性能等級,為評價作物抗倒伏能力提供數據支持。以下是兩款莖稈強度儀的簡單介紹:Y...